一個辛苦擦地板的人是否應該包容另一個翹腳看電視的人(家庭中的自我界限)
1
我說些找罵的話吧。
討論下一個辛苦擦地板的人是否應該包容另一個翹腳看電視的人。我的答案是:應該。
類似的問題包括:一個辛苦賺錢的人是否應該包容另一個在家喝咖啡看報的人,一個早起接孩子買菜辛苦的人是否要指責另外一個人。
2
人際關系尤其親密關系中的評判是一大忌。就是以自己的標準為榮,以對方的標準為恥。自己的標準是對的、好的、高級的,對方的標準是懶的、俗的、低級的。因為你有了這個標準,所以對方就應該自覺地、自動地、高興的、輕松的放棄他的標準,遵從你的。
3
這些評判,來自于家庭規條。
比如說,你從小被訓練成要整潔、干凈,每當地上有根頭發,你是會被罵被數落甚至被揍的。比如你小時候必須要準時起床,如果你起的不夠準時是會被訓的。地板怎么擦是如此,牙膏怎么擠是如此,是否要勤勞如此,關心另外一個人也是如此。如果你很關心人,很勤快,很可能是你被訓練的結果。這種潛移默化的訓練,形成了你潛意識里的模式,成為你自動化的一個動作,很是習慣。以至于你覺得干凈、整潔、擦好地板、從尾擠牙膏、勤勞、關心別人這些事都沒什么,而且很好。
4
規條是一個家庭的禁忌,長大后就成為人生的禁忌了。
也就是說你只能這么做,不能那么做。只能A不能B。
規條并不是愛,愛應該是輕松的,自由的。規條是僵化的、封閉的。規條是做起來很累的。
5
以上討論的是:如果你擦地板,另外一個人在看電視。那么:你擦地板是你的規條,你的禁忌,你的標準。當你強迫另外一人成為和你一樣的時候,是一種家庭里的霸權主義。這都是一種自我界限不清晰的表現,把對方當自己去對待。親密關系里界限過度清晰和過度融合,都是有問題的。兩個人需要找到相對都舒服的界限融合和獨立狀態,才是和諧關系。
6
責任。
責任是屬于道德的范疇。良好的和諧關系,一定是內心動力的和諧,而不是拿道德捆綁另外一個人。也許你可以用武力、內疚、責任、道德等武器征服一個人,但是你所有的征服,都必將反彈。
7
付出。
親密關系里沒有人強迫你付出過,即使被強迫了你也可以拿回自己的界限。你所有的付出,并不是為愛付出,而是為你的童年帶來的規條、禁忌、自己對責任的理解、自己對家的理解的付出。


